乡土文化影像传习馆 - 红河普春村馆
2018年开始,乡村之眼在云南红河县开展了“光影红河”影像赋能项目,为7位来自不同乡镇的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影视人类学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推动他们成为地方文化的发掘和记录者。项目点所在地的重要伙伴车志雄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优秀的返乡青年,他致力于传承梯田农耕文化,用影像拍摄记录家乡的风土人情,保留了大量的影像素材。并主动开展针对家乡儿童的乡土知识教育。2020年初乡村之眼在此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乡村之眼“乡土文化影像传习馆”概念,并在王一博粉丝、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支持下,于2020年7月开始在当地组建“【王一博·普春村乡土文化影像传习馆】暨【普春村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传承点•非遗影像传习馆】【乡土文化影像传习馆】”,对“非遗影像的档案资料功能、社区教育功能”进行推动和示范性呈现,乡村之眼将基于此经验,计划未来在更多的地方组建“乡土文化影像传习馆”。同时乡村之眼希望通过纪录片展映的方式,加强城乡人群以及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文化自信和相互尊重。
映象
普春 · 切龙中寨
切龙中寨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阿扎河乡,是普春行政村下的一个自然村,切龙中寨是典型的哈尼族聚居村落,村内均为世居哈尼族,无汉族及其他民族杂居,有着自己的语言与文化,保存有较为完整传统的哈尼族特色节日习俗活动,是“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发源地。但由于村寨产业单一、村里大部分年轻人迫于生计不得不逐渐外出打工、留存的民族文化遭受到传承断代以及“表演性传承”的冲击,失去了原生的生存土壤,诸多的民族文化知识由于缺乏系统的传承教学,面临消亡,急需抢救性保护和传承。乡村之眼自2018年起开始在红河县开展影像培训工作,至今已培养了近10名村寨的文化影像纪录员,乡村之眼以文化赋能作为介入村寨乡村振兴工作的切入点,借助影像工具,让当地人成为村寨文化纪录和传承的主体,并以影像传播吸引外界的关注、进而启发当地的行动。
切龙中寨导览图
2021年9月,在云南省民政厅省级福彩公益金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的支持下,乡村之眼在红河县阿扎河乡哈尼族村寨切龙中寨开展了「以文化赋能的方式打造哈尼族村寨的特色人文深度旅游产业」项目,同时,项目前期邀请了具有民族学相关背景的专业人士与当地乡土专家深入切龙中寨村落展开田野调查,并将村落举行节庆及祭祀仪式的公共空间以手绘地图的方式梳理出来。据悉在传统的哈尼族村寨里,有着许多的举行公共节庆及祭祀仪式的空间,此次梳理出来的空间场景有在哈尼族三大节日里举行公共仪式的磨秋场、寨神林;保佑村寨平安,人鬼分界线的寨门、寨脚;为避免村寨方式火灾的“迷措”;为保佑风调雨顺,秋收满满的“朴斯拉斯来”与“敬哈达”;不让鬼魂骚扰村寨村民的“啰佐佐”、“撒哈突”等等。
这些祭祀空间往往具有一定的神圣化性质,反映了哈尼族族群个体认知与社会文化,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一些传统仪式也随之消亡,其相应的场景也自然被遗忘,因而做了这个村寨文化导览手册,希望通过对哈尼族祭祀场景的“恢复”,无论是作为内部的哈尼族年轻人还是外部群体,可以对哈尼族祭祀空间的历史有个较为完整的认识。切龙中寨节日及仪式
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羌族。古代的羌族原游牧于青藏高原,公元前384至前362年间,秦朝迅速扩张,居住于青藏高原的古羌人游牧群体受到攻击,流散迁徙,出现若干羌人演变的名号。“和夷”(现在哈尼族的先民)是古羌人南迁部族的一个分支,定居于大渡河畔后,为适应当地平坝及“百谷自生”的代理环境和条件,开始了农耕生活,后因战争被迫再次迁徙,进入云南亚热带哀牢山中,哈尼族多居住在半山腰,村寨依山而建,聚居地主要分布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在缅甸地区也有分布,是一个国际性的民族。哈尼族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自然宗教,其节日主要与自然崇拜、生活习俗有关。主要节日有十月年、祭母节、祭竜节、六月年、吃新米饭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但哈尼文化也具有隔山不同的地域特点。为了让当地村民与外来游客更全面了解完整切龙中寨的村寨节庆与风俗,我们将切龙中寨一年四季的节庆汇总起来展示在馆内,同时不断用影像记录一年四季中每一个节庆的过程并最终展现在馆内。
切龙中寨的哈尼多声部民歌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流传于红河县阿扎河以普春为中心的几个哈尼族村落。单一的民族分布格局、以及土司政权长期统治的政治历史背景,外来的异质文化未能渗透进普春村一带,使得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梯田文化等原生态传统文化得以比较完整、系统地保存下来。2006年,《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切龙中寨的车志雄是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州级传承人,他的父亲车克三是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省级传承人。他们是在梯田边上土生土长的哈尼族,在村寨和社区积极推动哈尼多声民歌的传承,组建音乐工作坊与文化传习馆,将当地留守儿童组织起来,进行全面系统的哈尼族歌舞文化教育与传承。
哈尼多声部民歌大多由8个声部组合,一般分为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帮腔二种,演唱内容以原生态的《栽秧山歌》为主体,大部分与生产劳动直接相关,多为群体性即兴演唱,但演唱人数不定,少至几人,多则十几人。演唱的地点多样化,可以在梯田、村寨、山林等。与哈尼族其它民歌相比较,多声部民歌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影片《山里的音乐-栽秧山歌“依色舍”》由乡村之眼制片、焦小芳执导,讲述了云南红河哈尼族多声部音乐州级传承人车志雄在寻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族多声部音乐真相的过程,车志雄一行四人正是影片的主人公。本片为乡村之眼2020年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扶持项目 -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影像数据库及纪录片制作出版」项目产出影片之一,荣获第二届华语音乐影像志暨国际音乐影像志展映铜奖。
以我之眼 看见切龙
乡村之眼与各合作伙伴、外部专业人士及当地乡土文化专家共同合作,以在地民俗文化为基础系统梳理出一套在地文化深度体验课程的内容,如梯田徒步、梯田抓鱼、森林徒步、哈尼多声部、影像研学课程、哈尼人家入户探访等可开发的特色课程。针对不同群体开发不同侧重点的课程,针对影像爱好者,梳理出一套以影像为基础的影像研学课程;针对儿童梳理出一套适合儿童的自然研学乡土课程,同时为村寨研学市场进一步标准化,协助村寨建立研学接待机制。通过开发品牌化的研学产品和对接外部研学机构,培养村庄的文化传承人成为研学活动的文化导师,对在地文化导师进行能力建设培训、培养核心骨干,同时组织村民外出互访提升村民文化自觉意识及村寨旅游接待能力。打造研学产品并将项目地品牌化,持续为村庄带来客流,从而实现村庄的文化传承的常态化与持续增收。
探访阿者科
短片主要记录了乡村之眼带领切龙中寨村民前往元阳阿者科探访的过程,让切龙中寨村民带着问题走出去,带着答案走回来,在乡村振兴中活化思路,打开思维格局。主要包括走访村寨、了解阿者科计划、体验打铁活动、参访原舍酒店、与民宿老板交流接待经验、与中山大学驻村研究生团队座谈交流,学习阿者科旅游发展模式,管理模式,接待等模式。
返乡青年
位于红河州元阳县大山深处的切龙中寨,有着一位特殊的哈尼族文化传承人—车志雄。云南民族大学在乡村之眼的实习生们在这里开展了一次特别的影像研习活动。车志雄的弟弟车上图在哥哥的影响下,舍弃城里稳定的工作,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和哥哥一起传承哈尼族文化。
面对哥哥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上图也有了许多对现下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展望…红河影像研学
短片主要记录了乡村之眼与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合作开展的红河影像研学实践拍摄活动的完整过程,主要包括参访村寨、体验哈尼多声民歌、传统舞蹈、参观了解乡土文化影像传习馆、梯田徒步、叶笛学习、梯田抓鱼、导演思维进行影像主题创作、影展、放映会等方式,为乡村之眼影像研学产品探索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向山外走去
本片讲述主人公车志熊与返乡弟弟携手发展哈尼声乐文化,并通过抖音等新媒体让文化走出大山、让村里的未来走向未来。守护梯田、传承文化是他的初心,日夜传唱、坚守家乡是他的践行。哈尼族非遗传承人车志雄数年在家乡传播传统歌舞,在最泥泞的路上,留下了他最清晰的脚印。
村寨开展自然教育泥巴制作模型体验
村寨梯田徒步体验
乡土文化影像传习馆一楼展示
著名歌唱家龚丽娜来切龙中寨采风
村寨游戏互动
梯田农作体验
红河州第二届追乡青年经验交流会
邀请外部专家导师进行在地文化导师能力建设培训
云南民族大学研学营活动
人物
红河项目负责人 李旭东
追乡者·阿东(李旭东)红河县土生土长的哈尼族小伙,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红河项目地负责人,红河县政协委员。作为新一代哈尼族青年,希望将哈尼族的独特文化,用多样的渠道进行表达,作为与世界对话的最好方式。
切龙中寨在地导师 车志雄
车大哥(车志雄)乡土文化影像传习馆 - 红河普春村馆在地合作伙伴,哈尼多声部州级非遗传承人、乡村之眼影行者,多年来一直在故乡坚持做哈尼文化传承,并义务为村寨儿童传习哈尼族传统歌舞,其父亲车克三是村里的咪咕及贝玛,是哈尼多声部民歌的省级传承人。
红河项目前负责人 樊翼
樊老丝(樊翼)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前记录部经理/红河项目地负责人,2020年起主导乡土文化影像传习馆 - 红河普春村馆的筹资与改建。
联系我们
赶紧联系我们吧。和我们一起,为中国乡土按下哪个红点!特别致谢
王一博粉丝团
@今夕时雨丨王一博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腾讯公益
99公益日
540位公众捐赠者
北京吃饭智善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