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里卓玛

云南德钦 卡瓦格博项目执行人

· 人物

云南省香格里拉县小中甸镇

邮箱:karma_cilizm@*163.com(请手动去除*)

职务:前德钦 卡瓦格博项目执行人

学术履历:

云南电影学校电子声像专业毕业 中专(1998-2001)

就读于青海师范大学藏英班 (2007-2008)

参加泰国湄公河学校环境保护项目培训 (2009)

入选银杏基金会银杏伙伴 (2016至今)

工作经历:

香格里拉市阿若康巴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德钦县格桑花妇女手工艺及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 负责人

前香格里拉县来者传媒有限公司 项目总监

前德钦县卡瓦格博文化社项目负责人

前迪庆藏族自治州白玛雪山保护区管理局员工;

前白玛山地文化研究中心项目成员

德钦县梅里雪山旅行社、迪庆州香格里拉国际旅行社导游(2002-2004)

公益和影视相关经历:

2003年参加本土公益组织德钦县卡瓦格博文化社任志愿者,2009年成为卡瓦格博文化社第一个专职员工一直到现在。

2003年 “云之南记录影像展”,任项目团队成员和设计者,白玛山地文化研究中心承担,福特基金会北京办公室赞助。

2004-2006年 “社区教育项目”,任项目团队成员和教材设计者,白玛山地文化研究中心承担,福特基金会北京办公室赞助。

2005-2006年 “村民DV项目”,任纪录片拍摄-制作人,中国-欧盟项目办公室赞助。

2005年 “德钦县传统文化保护项目”,任项目团队成员做影像记录工作。香港社区伙伴云南办公室资助。

2004-2006年 “利用藏族神山信仰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亚丁个案研究”,任项目团队成员和纪录片编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助。

2006—2008年,“云南越南影视交流工作坊”,任项目团队成员及纪录片导演,拍摄作品《我们佳碧村》。福特基金会北京办公室资助

2009---2012年,“德钦县恢复传统文化及反思其与可持续生计的联系项目”,任项目助理。香港社区伙伴云南办公室资助

2010年-2011年,“卡瓦格博乡村之眼”影像培训活动,任项目负责人。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资助。

2010年,“社区环境教育项目”,任项目负责人,大自然保护协会德钦办公室资助。

2013—2014年“卡瓦格博乡村之眼影像培训第二期”,任项目负责人。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资助。

2013—2014年,“华谊兄弟公益基金-乡村之眼流动电影院”项目,任项目负责人。华谊兄弟公益基金资助。

2011年—2015年,“德钦县推动学校和社区合作重建文化与自然的链接项目”,任项目管理员,协助社区伙伴云南办公室培训、管理及评估普利藏文学校项目。

2012年---2016年“云南社区教育与传统文化项目”,任项目负责人,香港社区伙伴云南办公室资助。

发表作品

纪录片

1)《卡瓦格博传奇》,任合作编导,2005年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电影节放映。

2)《小生命》,任编导,入选2003年SONY Handy cam 杯DV全国青年大赛,2003云之南纪录影像展和2006年台湾第10届乌山头电影节。

3)《神山》,任编导,中国欧盟项目办赞助完成,并获得二等奖以及村民特别奖,入选2005年香港电影节。

4 )《朝圣者》,任编导,地球权益中心资助。

文章

“卡瓦格博,我将永远流淌在您的心窝里”,载《人与自然》杂志2003年第10期,昆明。

“跟随安翁叔叔转山”,载《人与生物圈》杂志2004年第1期,北京。

“海子是我家”,《山野》杂志2004年第7期,北京。

“天上来的圣水”,载《布达拉》杂志(藏文)2004年 期,北京。

“项目阶段报告”,载《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小学乡土知识教育的实践》,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版。

《尼西香汤堆小学综合实践指南》课本设计。

个人介绍
藏族,从小接受汉语教育,直到2001年毕业返乡,参加卡瓦格博文化社在德钦举办的藏文扫盲班,才开始接触藏文和本民族文化知识。2003年,申请加入卡瓦格博文化社,开始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公益活动,同时也参与白玛山地文化研究中心在迪庆开展的项目。而后当过导游、图书销售业务员、管理局工作人员等。2009年,在泰国湄公河学校学习后,重返家乡成为卡瓦格博文化社第一个专职工作人员。2013年,与文化社伙伴们一起创办了来者传媒有限公司任公司任项目经理至今。

broken image